把我的世界给你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刘嘉陵

主角:林晓亢眉眉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每天一个多小时的午休对我太重要了,但已经没法推托。工具车间大唱革命歌曲活动虽然是团支部牵头,别的年龄段的师傅们也都参与进来,甚至外车间的人也来了一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太喜欢唱歌了,好多个中午,师傅们吃完午饭,都兴致很好地集中到工具车间二楼会议室,由我教那会儿的‘流行金曲’。每一首新歌我都提前把谱子抄在一块竖起来的黑板上,到时候用小木棒指指点点。今天我仍为自己骄傲,是我教会工人师傅唱电影《黑三角》主题歌的。满屋子东方红-28马力拖拉机的生产者,齐声高唱‘唱亲人边防军,军民鱼水情意深’,那场面可不是轻易能碰到的。他们不再是我毕恭毕敬称师傅的前辈了,都成了一群活泼单纯的孩子,晃着脑袋,放开喉咙,歌声和目光那样质朴动人。每次我都是先教他们唱谱子,趁机多给他们灌输点乐理知识。我频频说着音乐术语,八分音符啊,十六分音符啊,附点音符啊,休止符啊,切分音啊,小节线啊,他们眼睛都瞪得大大的。那个抒情的年代,谁不想成为一个会识谱的人哪?教完了谱子,我再套上歌词一遍遍教下去。工人阶级喜欢听风趣的人话,不喜欢听乏味的官话。我得适应他们,边教边夹杂些小幽默。气氛更活跃了,他们边学唱边议论:‘技校这大个儿挺有意思啊。’我的小苏师傅也坐在人丛中,但她只是偶尔看一看我,很多时候都低下头。众声齐唱时,她偶尔也张一张嘴,可我敢肯定,她只是礼貌地做做口型。如果教歌的不是她的高徒,她恐怕连口型都懒得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首歌的结尾有一个渐慢也渐弱的‘哎’字,师傅们唱得太过直白,我就请他们加个上滑音。他们唱得仍不够理想,豪放的工人阶级不适应小资情调的上滑音。我为他们示范了几次,提醒他们上滑音要轻柔一些,点到为止,不要像车老板吆喝牲口。他们放声大笑,很快便得了要领。最后一遍合唱时,我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指挥,他们完全进入了状态,结尾那个‘哎’字也达到了上佳效果。歌声刚一结束,他们热烈击掌喝彩,为我,也为他们自己。

“有一天下午,小苏师傅不在,我自己在床子前闷头忙着。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人站在了我身旁。我一抬头,嗬!是个连鬓胡子的大个子,人见人怕的车间主任大老涂。他嗓门粗大(也许机器全关了能小些),说小秦哪!我说我姓林,他有点不高兴,好像我还是应该姓秦,问这期黑板报是不是我出的,我说是。那西边墙壁上那条大字块横幅‘大干苦干拼命干,实现七九开门红’也是你写的吗?我说是。他说简化字推广这么多年了,你还写繁体字,‘干’啦,‘实’啦,‘现’啦,‘开’啦,‘门’啦,‘红’啦。我说以后我不写了,他说不过繁体字的确比简化字好看,问我毕业了,想不想留在工具车间?我说想,他说想就对了,这么好的车间,别说农机厂,就是整个工厂区也数一数二。好好干,争取留在工具车间,这不比考大学好?大学毕业了你还不定分哪去呢,我不信你还能进这么亮堂的车间,对不对小秦?我说我姓林,他口气很冲地说我知道你姓林,你方才说过了。那为啥我总叫你小秦呢?我说可能有一位姓秦的师傅跟我连相。他说一点不假,工具车间原先是有个小秦,个头儿跟你差不多,你比他猛一点,他也戴眼镜(他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做出两个圆圈,在眼前模拟着眼镜),车间的黑板报和大标语都是他写,后来就考大学走了。他叹口气说,我就不明白工具车间到底有啥对不住你们的地方?我说没有。那为啥总想考出去?我指的不是你,是小秦还有你师傅。你是个好小伙儿,能出黑板报,写大字块,还能教歌,工具车间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好好干吧,别学你师傅,总想考大学,脱离工人阶级队伍。”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把我的世界给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