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的细作生涯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渭北春树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这样看来,大唐帝国默许之下遍布全国的“估衣楼”恐怕就不仅仅是做生意的超级公司那么简单。流行的说法是“有井水饮处便有估衣楼”,封常清知道安西四镇每个镇的王都----比如这个疏勒国的王都疏勒城就有一座气派非凡的估衣楼,七层高,占地五米见方却是在最繁华的十字街口,当真是帝国顶级豪门的做派。这个估衣楼的管事想必职位不低,加上他姓崔,那就更可以揣测了。按照惯例,估衣楼的总管事有五姓七家轮流出任,但是散布在帝国三千多个城镇的分部都是一些庶出的子弟中挑选资质出众的来历练和打理,在这些深海巨龙一般庞大的家族中,那些庶出的子弟没有资格继承爵位或者大宗家财,能够独当一面在不错的城镇做估衣楼的主管也算是不错的前途。所以向来那些功名科举无望的庶出子弟便会来做这个美差。当然选拔也是格外残酷的。封常清一想到自己还肩负着的秘密任务,就知道五姓七家的人找上他必有一番道理。

崔延宗是个爽快人,也不再客气:“延宗此番前来确实是有要事相商”,随手向虚空一抓,居然是刚刚用无上秘法化血遁逃走的魍的那只血手。不过这只手只是真正的魍魉派来的灵傀身上掉下的;虽然是以逍遥天境的实力使出如此的秘法却没有能够逃出崔延宗的手心,足见此人必有些高明手段。崔延宗抱歉地:没有想到这魍化血逃命的时候还能够催动内力自爆灭口,所以裴公子受了点小伤……封常清哈哈一笑:那是他学艺不精,我代他谢过崔管事相救之恩。请里面说话。

当崔延宗说出那条线索,封常清的心不由一紧,喃喃道:果然还是动手了呀……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封常清的细作生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