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极简康熙传

极简康熙传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黄敏

主角:康熙鳌拜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在叛乱伊始,形势对清政府不利,面对声势盛大的叛军,康熙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场胜利,对清政府巩固自己的统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藩之乱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起兵叛乱。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日吴世璠***,清军进入昆明,历时八年。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各种不利的消息接踵而来。面对不利的形势,康熙甚至打算亲征,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此时的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都投降叛军,清政府不得不增兵。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耿精忠向朝廷请降,尚之信也随后投降。双方在军事上进入相持阶段。

康熙十七年(1679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康熙十七年(1679年),年已74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

这使形势陡变,叛军群龙无首,人心涣散。其孙吴世璠虽然继承了帝位,但作为统帅,使叛军使上下一心,他的能力、魄力都不足。清军趁机发动进攻,形势对叛军越加不利,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两年后,清军进逼云南,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清政府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站、台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平定三藩叛乱战争的胜利,对清政府来说,避免了一次大分裂,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叛乱平定后,康熙并没有以诛杀叛乱同党的名义,大开杀戒,而是十分注意控制诛连的范围。例如,他对和吴三桂有来往的生意人并没有穷治,他说:“商民领吴逆资本者甚多,隐匿者亦或有之,若据告追究,恐无赖之徒,借此诈害富民,有累百姓。商人为四民之一,富民亦国家所庇,藏富于民,不在计此铢两,以后有首告者,应不准行。”避免了国家因此大范围动乱。

应该说,这是康熙帝的又一次胜利,平定三藩之乱,为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繁荣富庶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康熙开启康乾盛世拉开了序幕。然而此时偌大的疆域,还有一些不协的声音,台湾仍然是反清的重镇,也成为康熙一统江山的心头之患。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极简康熙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