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口述抗战史1》小说完结版在线阅读 老兵口述抗战史1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2023-10-23 编辑:小编

29军38师一直驻扎在北方,有时还驻扎在塞外,夏季酷热难耐,冬季滴水成冰。只要没有战事,38师每天急行军几十里。冬天,在最寒冷的午夜,38师每个人要在规定的最短的时间里,凿开坚硬的铁板一样的冻土,挖掘出可以屈伸作战的散兵坑;夏天,在最炎热的午后,38师每个人都要赤足走在滚烫的沙漠上。下大雨的时候,38师在雨中冲锋,完成队列操列;下大雪的时候,38师赤足走在积雪中,锻炼意志。而每次训练的时候,张自忠总是手持教鞭,走在最前面。

这种练兵法,与中国武术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如出一辙。

而且,天气再冷,38师也只能穿一件棉衣,棉衣里是短裤背心;天气再热,38师也不能解开纽扣,不能摘掉帽子。

张自忠说:战争之事,或跋涉于冰天雪窟之间,或驰骋于酷暑恶瘴之乡,或露营于雨雪,或昼夜行军。寒不得衣,饥不得食,渴不得水。在枪林弹雨之中,血肉横飞,极人世所不见之惨,受恒人所不经之苦。这种精神和体力,非于平时养之有素,

练之有恒,岂能堪此。兵之宗旨,以能效命于疆场为归属,应于平时竭尽手段,以修养其精神,锻炼其体魄,精娴其技术,临阵才能有恃无恐。故习劳忍苦为治军之第一要义。”

张自忠一向强调官兵一致,他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呢子将军服只在从容就死的时候才穿上了。他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修筑工事的时候,和士兵一起抬土、挖坑……

几年前,我在河北省迁西县的喜峰口战场故地,见到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抄录了《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记》,碑记是这样写的:

喜峰口,古称兰陉,位于迁西北部,奇峰耸峙,险要天成,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军侵占热河,进逼平津,长城抗战全面爆发。宋哲元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临危受命,开赴喜峰口一线,据险抗敌。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一零九旅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裹伤陷阵。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关内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硝烟弥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闪烁,锋寇为之胆寒。自三月九日起,战数昼夜,毙敌五千余。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荣誉尽丧于喜峰口外!”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

长城抗战,浩气长存;中华神威,永光万世!

然而,29军的英勇抗战,难以扭转整个长城抗战的不利。

4月10日,日军分路进攻长城界岭口、冷口、喜峰口,及古北口内之

南天门,并以大队飞机轰炸海阳镇。

第二天,冷口失陷,日军蜂拥南侵。守卫喜峰口的中国军队被迫撤退。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推荐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老兵口述抗战史1》小说完结版在线阅读 老兵口述抗战史1小说阅读
返回顶部